top of page

 Amanda's Site

Welcome to 

目标

  • May 25, 2014
  • 2 min read

心理学家喜欢强调所有的理论都不能被称为绝对的、唯一的真理。人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理论来分析同样一件事情,这是我觉得心理学最好玩的地方,它给了我很多可能性,而不是训练我去死板的用一种方式来解释这个世界。事实上,偶尔心理学的理论会给我醍醐灌顶的感觉。

举个例子,两个小学生都考了倒数第一,其中一个很高兴:我只要稍微努力就可以有进步了;而另外一个闷闷不乐:我好笨好差劲哦,以后一定是人生输家。同样的结果,如果是注重于自我提高的人,不会为糟糕的结果而感到生气或伤心,因为他看得到提高的空间和方向。而这个结果,不管好坏,都不能被百分之百的作为定义自己的标准、盖棺定论;相反,把结果看的太重的人,他的情绪会很容易被结果的好坏而控制,比较被动悲观,因为太看重这个结果了(如果我考第一名我一定是“好学生”,德智体美劳样样不落;倒数第一嘛,一定是脑袋笨爱偷懒,而且心术不正),而对于自我提高则没有那么在意,即使提高,也很可能是为了做别人眼中的“好学生”。


就我本身来说,自己常常习惯性地在意结果。这个club meeting没搞好,我能力不够,以后不搞了;没有被这份工作录取,一定是我哪里有问题,以后不做这一类型的工作了;这个活动没搞好,以后让别人来弄吧……如此把自己的退路全部封死,也会有一事无成的感觉。如果把做事的目的看作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而不仅仅是把事情做成,心态就会大不一样,自己会更加有主动权。


这样简单的道理,却需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2014.5.26

 
 
 

Recent Posts

See All
2021年11月28日

好像年紀越大,想說的話就越少。說出口的話如果寡淡無味,那麼寧願保持沈默,做個看客。 昨天去軍樂團練習,又是一如既往匆忙的一天:早上睡醒覺匆忙的洗漱、化妝、更衣、出門;到了辦公室一頭扎進自己的頭腦風暴,任誰跟我說話,除了工作上的事之外,我只是一臉茫然的盯著對方,隨口應對幾句,...

 
 
 
論精神與物質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一個概念。應用到社會中來説,就是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會影響社會的思想意識形態的發展狀況,如法律、文化,社會風氣等等。應用到個人,則可以理解爲,一個人物質財富上的富裕程度決定了這個人的思想和精神上的豐富程度。...

 
 
 
2022.6.5 隨筆

人是肉身和靈魂的結合體。肉身承載著靈魂,靈魂驅使著肉身。 年輕的時候不免羨慕那些美好的容顏,然而現在才學會欣賞美麗的靈魂,知其難能可貴。 如果靈魂也有顏色,如果能夠看穿人的皮囊,看到靈魂,那麼會不會看到這熙熙攘攘的世界是另一番景象。

 
 
 

Comentários


  • Instagram
  • Twitter
  • LinkedIn
  • YouTube
bottom of page